首页

小白鞋女王踩踏男奴

时间:2025-05-28 03:21:07 作者:人形机器人格斗赛,从擂台看未来! 浏览量:29036

  中新社上海10月12日电 题:作曲家吕其明: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,一生融入一面“红旗”

  中新社记者 王笈

  半个多世纪一晃而过,今年94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又回到上海爱乐乐团所在的武定西路1498号。10月12日下午,吕其明《红旗颂》珍藏版黑胶唱片在此首发,收录了钢琴与乐队、双钢琴、少儿合唱等8个不同版本的《红旗颂》。

  坐在自己曾使用过的办公桌前,吕老笑容和蔼地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。“70多年来,我写了很多音乐作品,最具有代表性的管弦乐序曲《红旗颂》就是在这里诞生的,当年音乐界老前辈审听《红旗颂》的情景还记忆犹新。”

10月12日,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在上海爱乐乐团接受采访。 (上海爱乐乐团供图)

  自1965年首演以来,《红旗颂》在海内外盛演不衰,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上演率最高的作品之一。作品开篇以中国国歌为素材,引子庄严恢宏;紧接着,红旗音乐主题在C大调中喷薄而出,抒发了对胜利的喜悦、对红旗的赞美;尾声将乐曲推向高潮,象征着新中国的辉煌未来。

  作为《红旗颂》的创作者,吕老有着传奇般的人生。他出生于革命家庭,10岁便加入新四军,成为一名文艺战士,战火中的生活为他的音乐创作打下情感基础;新中国成立后转业至上海电影制片厂,成为一名电影作曲家;1959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深造;1965年创作出代表作《红旗颂》。

  在吕老看来,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并非“偶然”,而是“必然”,因为他有思想情感和民族音乐两大“宝库”。“经历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死考验,我一直在成长,坚定地想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;我也从未间断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文化,从各地民歌中汲取养分。创作《红旗颂》,就像是把这两个‘宝库’的‘闸门’打开了,灵感喷薄而出,水到渠成。”

  半个世纪以来,吕老一直在修改《红旗颂》。据他回忆,《红旗颂》是老前辈们给他的“命题作文”,创作时间很紧张,因此尽管他有好几个方案去完成作品,却来不及一一考虑清楚,只能选择最可行的方案写了出来,没想到大受欢迎。“但我当时的水平还没有达到‘一锤定音’的程度,时间又太仓促,在艺术上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。”

  考虑到《红旗颂》的盛演,吕老并没有一次性对作品进行大幅度修改,而是采用“切香肠”的方式,在“润物无声”中完成改谱。几十年来,《红旗颂》有了管乐、钢琴独奏、交响合唱等12个版本,能够满足不同层次、不同水平的音乐爱好者需求。吕老觉得,是时候为《红旗颂》的修改画上句号了。

  “当年的娃娃兵,现在已是鲐背之年的文艺老人,我把一生融入一面‘红旗’。”吕老说,自己将一如既往,为祖国人民创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。(完)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寒潮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

20。推进国际文化教育交流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模式,开展音乐舞蹈、文化遗产、艺术展览、文化创意、竞技赛事等国际交流活动,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平台。支持申请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,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、丝路元素的优势文化产品和服务。充分发挥旅游业提供岗位多、带动能力强的优势,依托新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,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旅游走廊,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。支持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。联合周边国家打造跨境旅游线路,研究开行国际旅游列车。实施“留学新疆”计划,委托符合条件的高校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,对优秀留学生赴新疆高校学习予以奖学金支持,鼓励高校招收自费来疆留学生,培养服务自贸试验区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。

河北涉县:太行梯田上的别样春耕

2023年11月,应吕金霖之邀,林易增决定到大陆这边来看看。“连城县近年来大力发展棒球运动,整体的氛围蛮不错的,希望能把毕生所学教给这些孩子们。”

中安时评: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

纽约警方所属的交通局局长肯珀表示,虽然每天有超过1000名警察被分配到整个纽约的地铁系统努力应对“这些无法无天的行为”,但“重复的循环仍在继续”。

中国队00后选手登上奥运舞台:拼搏展现风采 交流促进团结

2023年5月,越秀区市场监管局着眼企业迁移“小切口”,联合越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,依托“越秀商家”微信小程序创新开发市场主体迁入模块,全市率先实现市内“市场主体迁入”事项“指尖办”,市内企业对照事项清单在线上传申请材料即可申请办理迁入,部门审批人员后台接件即批即办,全程不见面在线办理,结合“一网通”平台网上业务办理、线上咨询导办、档案邮寄服务,有效简化企业迁移流程,打通企业迁移办事堵点,切实解决企业迁移“多头跑、来回跑”痛点,推动企业迁移速度、便利度双提升。

小月饼,大传承:华裔家庭在温哥华共度难忘中秋

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,世界现行文字有数千种之多,多数具有明显的共同字母源流和走向,而中国汉字却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坚守“象形家园”。如何守住?怎样传承?近日,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文字学系系主任何景成接受“东西问”专访,从多个维度剖析汉字的源流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